名医风采
名医风采
练就“火眼金睛”,护航健康防线——泰安市人大代表刘善平
发布时间:
来源:
浏览次数:193
字体:【


聚焦泰安两会

-关注民生 为民分忧-

解读两会热点 贯彻两会精神

2024·泰安


委员简介

图片

刘善平,男,汉族,197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泰安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新泰市第十届政协委员,泰安市医师协会医学影像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新泰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医学影像科主任,主任医师。泰安市重点学科带头人,泰安市第十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泰安市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共承担省、市科研项目5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主编及参编著作2部,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自2015年以来实现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持的两项科研项目分获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泰安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兼任山东省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基层专业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医学影像诊断学分会常务委员,泰山市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副会长,泰安市监察委员会第二届特邀监察员,泰安市医学会第六届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新泰市医学影像质控中心主任。

代表故事

工作勤勉奉献

图片

带领科室人员每年完成影像检查病人15万余人次,对常见病、疑难病能做出正确的诊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期间,按照卫健局及医院要求,在防护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集思广益,建立疫情专用通道,腾出一台CT机作为发热病人专用,共检查发热病人800余例,协助确诊新冠肺炎5例,疑似患者4例,留观患者35例,无一人出现交叉感染。作为市级及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能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参加会诊,疫情期间参加市级多学科会诊86场次,院级会诊159场次,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近年来主持开展的“CT引导下穿刺术”,此技术解决了病人影像诊断的难题,填补了我市影像诊断史上的空白。新技术“CT血管造影”每年完成检查约2000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协助临床科室完成治疗约500例。近5年来,科室未发生一例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每年协助兄弟科室抢救危重病人300余例。科室连年被评为先进科室,2016年被泰安市卫健委评为泰安市临床重点专科,科室业务水平及管理水平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23年11月2日在全国县域放射科主任领导力提升培训班上授课。

社会贡献突出

图片

在新泰市影像界率先成立医学影像研究所,并担任所长,所开展的多项科研项目解决了许多临床诊断的难题。2017年牵头成立了新泰市医学影像质控中心,为全省首家县级影像质控中心,已组织了多次影像专业培训班及学术会议,进一步规范了我市医学影像建设与管理。工作之余,不忘帮扶基层兄弟医院影像科的发展,参加了翟镇卫生院、青云街道办事处卫生院、羊流卫生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基层医院科室建设及帮扶工作,定期到兄弟医院坐诊,指导他们利用新设备开展工作,带动了一批青年骨干医生,使基层医院的影像诊断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具有无创、检查时间短、费用低以及诊断正确率高等优点,其推广使用,给医院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项科研项目近三年来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近五百余万元,其中一项目成为冠状动脉及头颈部血管造影最常用、最先进的方法,另一项目对肋骨骨折能定性、定位、定量,为法医鉴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避免纠纷发生。主编著作《医学影像诊断》被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此书能让读者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对影像的普及和提高以及推动影像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代表建议

小组建议:关于及时规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的建议。

建议人:刘善平 王敦涛 颜慧 郭正高

医保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撑,早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中央关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精神,将建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分类管理机制,实施医疗服务项目通用型和复杂型项目分类管理。对于医疗机构普遍开展、服务均质化程度高的诊查、护理、床位、部分中医服务等通用型医疗服务项目,制定了全省统一价格基准,不同区域、不同层级的公立医疗机构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对于复杂型、特殊型医疗服务,构建政府主导、医疗机构参与的价格形成机制,尊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性意见建议,在价格调整总量和规则范围内形成价格。随着参保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健康意识在不断的增强,从而其健康的期望值在不断的增加,使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水平上不断的更新和提高,现存在部分医疗服务无收费项目或收费项目不够具体,特别是一些先进技术和新项目,医疗机构只有采取参考相近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或无法参照收费的情况,导致一些新技术医疗机构不愿开展,还有些项目因收费标准比较模糊及笼统,医疗机构按高位收费怕医保监管处罚,按低位收费又怕亏空成本。

建议:确保医保基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可以同时兼顾医院和病人利益,保障医疗安全,激励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细化或及时补充部分收费项目。

一、细化部分收费项目:建立政府指导和公立医疗机构参与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定价细化到医疗机构的亚专业科室,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对本专业开展的技术按照国家及省级标准分类定价,并对诊疗的技术含量、劳动强度、群众需求等因素,作出合理的收费标准,避免医疗机构因对应不到收费项目而出现乱收费,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二、相关部门应充分调研,听取基层心声,适度调整我市现行医疗收费项目标准及医保督查政策,建立合理、规范的医疗收费机制,切实指导临床合理合规收费,并对造福患者的新技术、新项目能及时制定合理收费标准,让临床按标准执行。促进医疗技术稳定健康发展,让老百姓有更好的就医体验和更多获得感,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医保基金可承受、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可持续。

个人建议: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

新冠疫情对全国的医疗及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极大挑战,乡镇卫生院在诊治农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指导村级卫生室建设、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中为困难群众提供零距离医疗服务等方面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是卫生工作服务民生的基础和重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目前基层医疗机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了服务能力的提升。如何让农村群众在基层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不用跑大医院,提高百姓就医获得感,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人才。而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引人难、留人难、用人难”等困惑。

因人才缺乏,部分基层卫生院难以开展常规手术及急症手术,有外伤及急症病人只能向县市级医院转送,大大延误了病人的治疗,也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近几年,我市有多家卫生院购置了高档的医疗设备,如CT、彩超等,但因人才缺失,或部分人员没有职业医师证,无法充分的利用设备,只能聘请上级医院医生进行短暂的帮扶,无法形成长效机制。近几年毕业的医学类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吃苦能力较差,不愿意扎根基层,即使分配到卫生院,也无法长期留住。自2018年实施的农村医学生公费订单定向培养学生,第一批学生也要到2023年毕业,且毕业后还要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才能独立工作,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现状。建议:

一、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灵活实用的人才引进政策。切实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长效机制,完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一是把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工作总体规划。二是增加编制岗位,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在招聘方式、开考比例等方面实行灵活政策,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解决岗位空缺现状,用编制招录人才、留住人才,特别是户籍为泰安当地医学类人员,在招聘考试中应适当加分,鼓励回本地从事医疗工作。三是解放思想,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逐步打破身份、地域、专业等条框限制,做到“不拘一格”引进乡镇卫生院急需的人才。

二、强化待遇保障,优化用人环境。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根据服务年限和业务贡献,增加绩效工资,保证基层卫生人才的收入稳定。改善工作环境及条件,在职称晋升和业务培训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基层医院医生优选晋升和获得去上级医院培训的机会。

三、强化激励措施,为发挥人才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基层卫生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创新形式,对在基层从事卫生事业有一定贡献的人才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解决其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发挥优秀基层卫生人才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并优先提拔、任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 “发现”
使用 “扫一扫” 即可分享当前页面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泰安市医师协会

电话:0538-6995177 / 6998889       邮编:271000
网址:www.tamda.org.cn       邮箱:taysxh@126.com
地址:泰安市高新区丰园路117号       工信部链接: https://beian.miit.gov.cn/